一、操作技巧
開機與初始化
電源與自檢:依次打開計算機、色譜儀各模塊電源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。若使用LabSolutions等軟件,需雙擊圖標進入系統并連接設備。
排氣泡處理:在四元泵模塊進行排氣操作,確保流動相無氣泡。若儀器具備瓶填充功能,需提前設置流動相體積,避免溶劑耗盡導致自動停機。
流動相更換:根據實驗需求更換流動相,并充分沖洗系統。
方法編輯與參數設置
泵參數:在“Flow”中設置流速,在“Stop time”中設置運行時間,并通過“Timetable”編輯梯度洗脫程序。
進樣器參數:在“Injection”中設置進樣體積,并選擇洗針方式。
柱溫箱參數:設置控溫模式,輸入目標溫度,確保色譜柱穩定性。
檢測器參數:根據樣品特性選擇檢測波長,并設置響應時間。
序列編輯與運行
序列創建:在軟件中編輯序列,包含樣品名稱、位置、進樣次數及調用方法。
自動關機設置:在序列參數中配置關機模式,確保序列完成后儀器自動關閉,避免長時間待機。
數據處理與報告生成
標準曲線建立:若已有曲線,另存方法并選擇主方法模塊;若需新建曲線,點擊“校正-新建校正表”,輸入保留時間及對應濃度。
報告輸出:選擇需打印的數據,右鍵發送至報告版面,選擇模板輸出結果。
二、故障排除
柱壓異常
柱壓高:
原因:緩沖液鹽分沉積或樣品污染。
解決:用40-50℃純水低速正向沖洗柱子,待柱壓下降后提高流速,再用常溫純水及甲醇沖洗。若為樣品污染,反向沖洗柱子后依次用甲醇、甲醇+異丙醇、甲醇及純水沖洗。
柱壓低或無壓力:
原因:誤操作、漏液或泵不輸液。
解決:檢查泵狀態及排空閥;用濾紙試漏確定漏液位置,擰緊接口或更換密封圈;若為溶劑入口過濾頭堵塞,超聲清洗或更換。
保留時間變動
原因:流動相組成變化、色譜柱老化、柱溫波動或流速異常。
解決:復查系統設置,重新配制流動相;更換老化色譜柱;使用柱溫箱穩定溫度;檢查泵密封圈及單向閥,必要時更換。
峰形異常
峰分叉:
原因:色譜柱污染或柱頭填料塌陷。
解決:反向沖洗柱子后依次用甲醇、甲醇+異丙醇、甲醇及純水沖洗;若填料塌陷,擰開柱頭清理硬結部分,重新填充并壓緊。
前沿峰或倒峰:
前沿峰原因:樣品過載或溶劑選擇不當。
解決:稀釋樣品或更換溶劑;若為色譜柱損壞,更換新柱。
倒峰原因:樣品折射率低于流動相。
解決:使用與流動相相同的溶劑溶解樣品,進樣前平衡參比池。
基線漂移或噪音
原因:柱溫波動、流動相不均勻或流通池污染。
解決:使用柱溫箱控制溫度;檢查流動相配比及脫氣情況;用甲醇或1N硝酸沖洗流通池。
無流量或流量異常
原因:系統堵塞、空氣進入或泵密封件磨損。
解決:分段排查堵塞部位,超聲清洗或更換;用玻璃針筒在泵出口處抽出空氣;更換磨損密封件。